『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-幸安學坊』
慶寶勤勞基金會工讀生/姿瑩
工作心得感想:
時間過得飛快,去幸安學坊已漸漸成為生活一部份,無論是每日的清消和搬桌子、和教保員和學員打招呼與量體溫、週二到週四將近半個小時的早操,還是督促學員要將雙手洗乾淨等,這些在不知不覺中已融入我的日常習慣中,覺得結束工讀之後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習慣沒有這些習慣的生活,更何況是學員中有些對「改變」的反應較難適應,每週會問幾次「姿瑩老師,你明天會來嗎?」「你下週會來嗎?」「你會一直跟我們上課嗎?」讓我開始有些擔心暑假快要結束了,他們是否能很快適應?還是沒有注意到少了一個人。
我相信理論和實務不可偏廢,經過兩個月的歷練啟發了一些我在未來教學中,可以多留意和思考的地方,包含如何視學生能力調整表達方式,由於學員之間存在著個別差異,有些學員能自發的口語表達,有些即便給予提示也無法發出有意義的口語表達,但教保員會視學生能力作課程調整,適時給予提示、肢體協助,讓學員得以在能力所及去作表達,增加所有學員的參與程度。同時,也觀察到和家長與教師溝通時的態度和溝通技巧,不單只是述說學生能力,也給予彼此能成為更好的陪伴者的打氣和鼓勵。
最後,非常感謝慶寶勤勞基金會和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,給予我能在幸安學坊學習,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機會。綜觀在幸安學坊工讀的這兩個月,從教保員和社工身上學到許多學校沒教的事情,開闊視野和增長見識,也在和學員互動相處的過程中發掘了以往沒注意到的事情和角度,令我感到受益匪淺,也讓我有些捨不得離開。希望之後能有時間和機會參加慶寶勤勞基金會提供的工讀機會,回來幸安學坊或其他單位協助支援,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和一些特教專業相關知識來陪伴身障者,與現場的教保員、社工師和身障者教學相長,正向看待世界,提升彼此生活品質!
所得之工作概念及精神:
經過這兩個月,我相信無論是哪個行業還是身份,有三件基本但非常重要的特質需要具備,即守時、溝通能力,與積極向上的態度。守時是一種自律的能力,從一個人有沒有守時就能看出其自律能力,以及對該事情的重視程度,更能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,和成為學員的榜樣,如果自己都沒有守時,在要求他人也要守時會比較沒有說服力。
由於在學坊會和社工師、教保員、學員、學員的家長接觸,在不同情境與不同對象都有其溝通的藝術可以多加思考和留意,要讓他人覺得與自己溝通是一正增強的行為,這樣有利於溝通和達成共識,對學員還是所有人都有好處。此外,對面臨的事情能抱有積極的態度能渲染所在氛圍,讓周遭的人也跟著積極處理事情和面對人生,如此在處理事情時,能有效溝通,發展自己的長處,共構解決和應對方式。當然,上述都需要不斷學習,不斷磨練,不斷調適,但只要自己能有這份檢視自己的能力,和虛心向他人學習的想法,總有一天一定能發展出自己的處事模式!